在当前社会生活深刻变革、思想文化激烈碰撞、反不廉洁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的背景下,领导干部要自觉从思想上筑牢防线,在行动上防微杜渐,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做到为政《八慎》:慎权、慎始、慎微、慎好、慎独、慎情、慎友、慎终。 / g, h9 b. H) i v# G& j) ]5 T$ q; w
0 Q, l/ T5 \+ A9 Z
严以律己是党员领导干部为政之道、成事之要、修身之本。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领导干部必须严格自律,经常对照党章检查自己的言行,加强党性修养,陶冶道德情操,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在当前社会生活深刻变革、思想文化激烈碰撞、反不廉洁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的背景下,领导干部要自觉从思想上筑牢防线,在行动上防微杜渐,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做到为政“八慎”。
# m9 o4 g+ ~6 G9 t# x
1 D0 { q$ J$ B/ N$ O, U- C/ B慎权。权力是把双刃剑。掌权为公、用权为民,则群众喜、个人荣、事业兴;掌权为己、用权于私,则群众怨、声名败、事业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县委书记就要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所谓心中有戒,就是要敬畏廉洁底线、敬畏纪律红线、敬畏法律高压线,秉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警觉,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谨慎用权,学会在监督下工作,在监督下用权。领导干部对待权力要去掉一个“私”字,克服一个“贪”字,惧怕一个“惩”字,谨记一个“廉”字,决不以权谋私。 7 z( K3 T' \! ]3 y
0 L5 t5 _4 L7 m' D
慎始。领导干部对待任何事,从一开始就要慎重。明代的张瀚在他的文集《松窗梦语》中记载了一个“新鞋踩泥”的故事:一个轿夫穿了双新鞋子,一开始生怕弄脏了新鞋,后来一不小心,双脚踩进泥坑里,于是他“不复顾惜”。这个故事也折射了当下一些不廉洁问题,有些党员干部由于经不住诱惑,第一道防线被突破便一发不可收拾,就像新鞋一旦“踩进泥水坑”,从此便“不复顾惜”了。可见,在“不义之财”面前慎重对待“第一次”非常重要。一些党员干部犯错误,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往往是从吃点、收点、要点、拿点这些“第一次”开始的,逐渐演变成大错。因此,我们要从源头上净化心灵,锁牢“第一次”的闸门,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
- }1 [- P A0 C# P, O) P8 M
- l, W5 ~6 t8 p, x* J0 ?( p慎微。“道自微而生,祸自微而成”。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有一个由小到大、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不廉洁行为也一样。从一些领导干部违法犯罪的教训来看,其思想蜕变往往是由一点一滴的“小毛病”演变而成。有一则寓言说,有个偷针者和偷牛者一起被游街,偷针者感到委屈:“我只偷了一根针,为什么和盗牛贼一起游街,太不公平了!”偷牛者对他说:“不要嚷了,我走到这一步也是从偷针开始的。”唐代白居易在离任杭州刺史返乡时,为自己做过的一件“小事”倍感羞辱,自责写道:“三年为刺史,饮冰复食檗。唯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此抵有千金,无乃伤清白。”这种自责、自检、自省,就体现了一种自我修正精神,体现了一种慎微自律的态度。作为领导干部,我们也要有这种吾日三省吾身的精神,持之以恒地在细微之处严格要求自己,不做温水里的青蛙,时刻保持警惕,做到慎小事,拘小节,防微杜渐,筑牢思想道德和党纪国法的两道防线。
, a# J- g8 J" Q- P% _8 R Y5 q9 g t
' y( C( }3 r# p! c; }+ O慎好。人有七情六欲,对某种事物有爱好是人之常情。作为领导干部,对自己的爱好必须慎重,因为上有所“好”,下必投其所好。领导干部的爱好绝不是个人的小事、私事,要让爱好与权力划清界限,不要让自己的爱好与利害关系人搅在一起,以防公私不分,被人利用。 3 i5 Z. _3 S6 E) A! A- C% P8 V% T
, W0 d5 Z m% q4 M: E; t# @0 a1 F7 b) ]/ y慎独。一个人在有人监督时不做坏事,比较容易,难的是独处一地也能保持这种美德。古往今来的清官廉吏,都非常注重慎独,讲究克己修身,以求知明而行无过。北宋文殿学士赵概在案头摆放一个瓶子以及黑白两种豆子。“起一善念,投一白豆于瓶;起一恶念,投一黑豆于瓶”。刚开始,黑豆甚多。后来随着他时时内省、磨砺克制、改过迁善,瓶中的白豆越来越多,黑豆越来越少,后来赵概也以高德之士名世。作为领导干部,既要在公开场合、集体活动中、有人监督的时候,严格要求自己,又要在远离组织、无人监督的时候,保持“慎独”的境界,做到人前人后一个样,有没有监督一个样。
7 i1 ~# u4 I/ g( V7 O5 H7 U( o- M$ @% h! j* T
慎情。人之有爱,本由亲立,领导干部重亲情无可厚非。但有些党员干部把亲情当成以权谋私的“砝码”,变成权钱交易的幌子,甚至大搞“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为亲属子女谋位子、赚票子,滥用手中的权力,不惜以身试法。在慎情这个问题上,元代官员徐元瑞说过,“修身正家,然后可以治人;居家理,然后可以长官”。亲情再深也要有度,个人利益再高,也不能超越党和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名领导干部,我们就要自觉划清亲情与权力的界线,真正做到“不党父兄、不偏富贵、不嬖颜包”。要学习焦裕禄同志,严格约束家人、严格约束亲属,做到一场“白戏”都不能看,一点私利也不能谋取,坚决做到既讲亲情,更讲纪律、守规矩。 # P( G/ v/ r3 Z7 W. C( |& e
6 H; k& n& w& E1 E- u e; F
! H, l& u0 ]% I7 R
5 m' o; ?/ v0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