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3 K0 X& Y8 m! T
6 D4 o; M* I# a: w! H* I9 Q$ M0 k5 E7 Y @0 B, q# `, Y
请教:政府组成部门就政府工作督查事项向政府督查室行文,是否视同为向政府行文,即作为上行文的报告文种行文?+ @6 @- }7 ^& E& F/ j
3 }' a: c' Y& t( V6 O
( J3 H* u/ [6 D' ~李刚英:0 x: [; i: _+ E, j. }1 R) ? g
8 R* `* k6 S1 l' u0 t- K8 `9 k% l- h/ F1 M6 W
政府的督察部门与政府的组成部门是平级关系,不应该叫上行文。上行文是下级给主管上级的。本文用报告行文可以,但不能以文件发文。应该用函作载体发文。即某单位函,不要某单位文件。现实是这样的,但公文写作又是一样的。我的学生,就在党政机关,遇到这类事多了,规矩是规矩,现实是现实。爷爷向孙子磕头的事多了,那是另类,我们研究的是公文写作。在某种意义上讲,国务院比人大厉害,但有些问题还要向人大请示呢,但用的就是函。某省政协需要增加经费,他们向省财政厅行文,用的文种是请示,载体是文件,省财政厅批复用的也是文件,爷爷也得向儿子低头啊。
7 i* r9 V: c4 W, l+ r
; x. g o3 m' K- G- q% f2 c; S$ C- E$ D9 n
余之舰:+ ~1 j2 p V# o# x
李老师说的是对的,但是实际工作中有的不这样想。一方面,政府督查室虽然与政府组成部门是平级关系,但它代表着政府实施督查事项,官不大衙门大了;其次,组成部门给督查室行文往往也觉得就是给政府报告了,且以文件发文显得郑重和尊重,督查室的同志看了心里高兴,他们往往就是这样做的。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代表政府督查的事项,组成部门写的报告,是面向政府以文件形式报告的,但收报告的部门是政府督查室,所以,俺建议仍以文件形式,报告政府,但要交给督查室。这样既不违反规矩,也给足了督查室的面子,切不可以函的形式啊,这是机动灵活,人家是代表政府督查的嘛,咱就对政府报告嘛。言外之意人家就是政府嘛如果以函的形式,把人家放到什么位置了呢?
9 f# j& k* R0 B* l D& ^% m) ]# w7 W7 l4 m* i7 B" @
, V9 V+ w" z7 \ l1 j6 a' G+ u& @3 H* c" D: |9 u$ W
苏武荣:
0 |( I2 W X' N3 r/ [
+ f3 z/ O- e3 b8 W! G( T《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十六条规定:党委、政府的办公厅(室)根据本级党委、政府授权,可以向下级党委、政府行文,其他部门和单位不得向下级党委、政府发布指令性公文或者在公文中向下级党委、政府提出指令性要求。需经政府审批的具体事项,经政府同意后可以由政府职能部门行文,文中须注明已经政府同意。6 {' M9 J8 H: h' R6 \8 o2 @
u0 E6 H* A1 ?# k以上内容摘自QQ群
) x9 N# G m. P$ e; q$ o* M
7 j4 X8 s6 x: d( C4 x" t+ Q+ S+ O0 J, l, 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