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信息的写作方法
) f$ V1 q, b6 D8 C0 n7 f, ]* Z( d' P5 j/ E. ^; |5 W( |
(主讲:边久存)* r- P% w$ U$ G
5 B; v4 C' Q7 A, u& x2 s [1 K+ z5 ~6 i/ l
一、政务信息的特点和作用
; ]8 G8 i6 x: h. R8 L) Q
, }1 d/ U$ v: C. P政务信息的特点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2 K2 ~- p: n5 Y* [
- }8 P, n. K; V: W, N* G8 _
一是具有宏观性。政务信息主要是为领导提供决策服务的,它所产生的效应直接或间接体现在决策方面。要求信息撰写人员围绕中心工作抓大问题,抓有碍全局的实际问题,抓政策性问题,抓各项改革的进展情况,抓重要的监管动态以及重大的社情民意,而不是摄取小镜头,捕捉小花絮。二是具有真实性。与新闻报道不同,新闻报道要注重政治影响,而政务信息则要求实事求是。不管是喜是忧,都必须如实报告。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决不允许在数字上来大概加估计。三是具有权威性。政务信息必须经过本级领导审查后方可报出,应该是具有严肃性的“官方消息”,决不是不加约束混淆视听的小道消息。+ A8 N: i; b+ t# ?) [& r6 E4 M
+ b7 I; S% G( H/ r8 m9 u政务信息具有四个方面的作用# P5 \* V0 {( U! b7 K/ |/ h
2 Y- T! T) ?9 q- W政务信息还具有四个方面的作用,简单言之就是; o5 U6 N# h' w( f/ I0 }
3 c8 D0 |3 s- ~0 P! n( s( K7 G# m 宣传作用;
. ?3 v* h( \: W. }
8 {3 I- d' X- W. Y 协调作用;
1 v! F4 I% c. o. X8 h3 t# a2 a( b; ~: L2 H) O+ l9 j
交流作用;) s- J) X& F% {# Z
' ^. Q4 |2 _6 q! Q5 b8 C' n
引导作用。 ( 作以了解)( n; R F+ X! ]0 |: ~8 D" J0 a! y
$ O9 C/ f) ^8 R* M
二、政务信息的来源
, h8 a1 w3 e5 R1 x4 t3 b/ _# ~* p3 Y6 e' w7 ~; }
通过个人积累和实践摸索出15条采集信息的途径可以利用,用言简意赅的105个字加以概括,那就是:文件堆里挖信息;翻阅材料筛信息;讲话稿中捡信息;领导口中理信息;联系上下摸信息;会议之中捕信息;参与活动追信息;重大事件抢信息;深入基层拾信息;关注新闻抓信息;掌握规律掏信息;情况反馈传信息;跟踪问效知信息;与外联系通信息;利用网络选信息。
! i/ Z- p1 W* R0 P
8 L6 ?( ?8 [; o" [政务信息就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只要我们从事此项工作的同志勤奋加刻苦,敏锐而深入,还会拓展出更多的渠道来,也一定会发现政务信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b8 ]: O. Q+ f2 n8 W
7 s; m! i) s! s; M F
三、政务信息的写法2 I6 B. D+ E5 G# {: u! q, ^
. o- _7 j' m3 M1 A
(一)确定好信息的主题# p- v3 C' G$ L- m
$ I- w0 q$ [! _2 |/ k+ z U C2 R
主题就是信息所表达出来的基本观点或中心思想。我们写任何一条信息,总有一个目的,就是通过反映什么问题,说明什么观点,提出什么建议,达到什么目的。确定主题是首要任务。主题要求一是正确。正确反映出内在规律和内在实质;二是鲜明。基本思想清楚明确,毫不含糊;三是深刻。要把情况写明、写透。四是集中。说明一个问题要突出重点,引用的材料集中到一个中心思想上来。
" W8 A; E3 v" `9 [
# A/ U" _) P2 V" g5 m9 `% [1 m确定主题的关键就是主题的提炼。提炼过程是认识过程的飞跃,是从感性阶段上升到理性阶段。主题的提炼要从全部材料出发,从事物本质出发,从领导科学决策的需要出发,从实践需要出发。为此,我们在工作中要着重把握那些有新意的、有特色的、有借鉴的、有启发的、有探讨性的、有共性的事项和问题。0 ^6 G) d4 a5 ~4 g: L& [7 _2 F2 K
t+ z; @3 Y; o: u6 z/ ?4 a
(二)精心安排结构
( Q3 r" [! H9 j, ^& p/ B6 ^; y2 p* Y1 m7 O( L- v! v
结构是文章的表现形式和框架。主题是灵魂,结构是骨架,是用来表现主题的。主题确定了之后,怎么来表现,就是结构的问题。政务信息的结构比较文学作品、机关公文、新闻报道,要短小得多,简单得多,正因为简单,却不容易把握。政务信息在写法上要避免素材的堆积,一般采取直言表达,总分结构。
: c4 k3 N5 w3 N
+ u. s/ N, y: k1 i具体要求有三点:一是简朴。能省的则省,通篇给人以明晰、舒畅、一目了然的感觉。二是严谨。不因其短而粗,虽短但“五脏俱全”。三是自然。长短详略,顺其自然,如行云流水般自由。
- X% i% j! v& P3 m M% v/ [8 C* k
通常,政务信息文稿中不出现“为了”,不出现指导思想,简写事件的过程(甚至不要过程)。
2 A& j' A3 Q. d% h5 }
3 q8 n( [, H' ?4 u# O3 H% U' T+ G, a(三)细琢鲜明的标题
2 m2 ]: @. x% r X9 O; a- U; F9 F2 u8 p" e# m. E9 f
标题是信息内容的统帅,纲领。“题常意要新,意常题要新”――这是对标题较高的要求。如何写好标题:一是题文一致。标题必须与内容一致。有两方面含义。一方面,事实与内容相一致,不能用一些不适当的副词、形容词,以免华而不实、故弄玄虚。另一方面,标题的观点在信息中要有充分的依据。如标题:“××市医药市场整治取得成效”。内容就要有出动多少台车、人次、收缴多少假劣药品等。二是选择句式的艺术。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是汉语的四种基本句式。陈述句是将所要说事情直接陈列表述出来。信息标题大量使用陈述句,并且多用主谓型结构。三是信息标题用好补语。补语用得好,可以增加标题的信息容量,阅者即使不看文章,也能对内容有大致了解。例《××市食品药品监管局抽查一药品生产企业产品30%不合格》。四是交待好背景。信息标题中恰当地使用背景材料,可以引起读者注意,加重信息的份量。常见的背景有三类:其一是人物背景,包括领导和群众。其二是时间背景,包括过去、现在、将来,以加深读者印象。其三是时事背景。- H( j- Z( w" V; P) p, D) m& m
( [& | `7 E! z: E8 ^, v6 n四、几种政务信息的写作要领
$ h2 n; E. O. a: [0 p! \' p5 i7 y
3 g* A6 n) Z9 C! U6 k" p政务信息在写作上总的要求是:$ d) `1 J2 x6 n! x. ~: m- X
7 I/ [8 {: d/ Q$ |6 n2 o8 A长稿写短,事不过三,反映的点位不可过多;大稿写小,侧重写某一个侧面、集中写一点;散稿写精、虚稿写实,不妄加结论性、评论性的语言;重点写好,关键部位要用提神的语言来表达。
2 J: }0 h( b/ R, F
, F5 m: y2 Z) T3 @% U& [信息撰写人员应站在第三者的角度来反映本单位开展的工作,杜绝在文章中出现“我们、我局、我老秘网市”这种低级错误的出现。
}% D8 T6 Y2 G( g( @" p8 x% z- x2 h2 k. w6 i8 F7 X. _
(一) 决策反馈性信息
/ J- }2 F) g0 w3 {! \8 q9 Y g4 f3 S% f/ _$ I! I; K
1. 贯彻落实上级重要会议精神的全盘部署。要领:一是开头交待清楚是贯彻落实什么会议精神。二是针对会议要求解决的主要问题把本部门的安排部署逐一交待清楚。
( H8 Z5 U" S6 l8 j$ E( I: @; S+ B* l3 Q" a9 i/ F
1 j- d! [0 V, T4 Z" M) w, I m& r
本帖隐藏的内容 L0 m2 M" g+ ?5 M- ~7 A" Q9 p+ r
其他信息
+ h% l$ H: | ?; a* P5 @3 ~5 G1 `
! B3 }' [* o5 k. j6 y# D1 k- q2. 对上级重大改革举措出台后的反映。要领:一是马上收集情况做到快速反应。二是在开头简要交待对什么改革的反映和所反映情况的来源。三是把正面或负面的反映涉及的政策条款和产生这种反映的主要原因交待清楚。四是尽可能提出具体建议及其措施。4 t& i' O4 P, d1 R1 y. E5 ~
; ?, v1 D. {+ z: g* f3. 对重大部署执行结果的反馈。要领:一是适时反馈,不要太晚。二是力求反馈全面的阶段性成果。三是扼要介绍主要作法或经验。四是如果还存在问题或困难,须择其要者予以反映,并说明主要原因,提出建议。" @# J# f' x% l& F/ h: E( q. v
; N( @ ?$ y, N8 C W(二)问题性信息
" c1 ]; b* F* J* _3 M6 [9 [3 c" T6 G9 |9 N- s1 D5 O0 ]; E( t
1. 对上级正着手重点整治的问题。这种信息采用率较高。要领是把相关问题来龙去脉交待清楚,找出问题的根源和实质,尤其要点明造成问题的责任对象,并说明请求上级解决什么问题。$ n6 H) V, c S0 L' L/ |
; T; W3 y F: x3 v
2. 对上级正在酝酿的决策有一定参考价值的问题性信息。要领:一是指出问题,二是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三是对发展的趋势做出预测,四是提出具体建议。这是按逻辑顺序排列的。- p. T3 f5 m6 ~3 O) {
" D9 n; p, I0 |" q' L
3. 重大经检案件。要领:一是运用资料把案件基本情况介绍清楚;二是扼要说明本部门采取的主要措施,有的还提出请求上级帮助的具体要求。9 K8 ^! z% @7 V" f
8 ?* \% G: R- r( r( S( M$ \, l4. 反映重大社情民意性信息。这类信息如集体信访、群众生活困难、单位改革、工资发放难兑现等等。
- \: @4 p \1 _+ y: x, x. [( Y/ b6 ~7 U" \( n
(三) 建议性信息! H; M; E( X& z4 |; X
. c: E/ d0 S8 Y2 h, K D
建议性信息是为领导服务最直接的一类信息,很受领导欢迎。开发和写作这类信息是我们工作的又一个重点和难点。它一般应包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个部分。提出的问题不宜大,应当是比较具体的问题;分析问题要力求条理清楚,理由充足,切中要害,为提出建议作好铺垫;解决问题要提出具体可操作的建议,力戒原则笼统,力戒对现行政策措施的重复。符合这一条件就是一条可发的好信息。1 z" v; s5 @# Z7 \2 U* |: B
8 }2 L8 n/ I' w* P2 Y& J, [; h其他信息
2 Z: ^& y0 m" U a& [! M* r" F- `
5 n! L. h# k) V/ Y7 L& @' ^1. 已经取得显著成效的经验。要领:一是简单交待背景和目的,二是具体介绍主要作法,三是介绍成果。
$ c8 ~& l8 b. }, k9 v' Y% [# l$ E4 S5 x
2. 暂无显著成效的作法。要领:一是选择确有创新意义的能给人一定启示的作法来写,二是简单交待背景和目的,三是具体介绍作法。
b4 C; M$ V* `3 A1 I+ l3 {
; }+ c% w- H6 u- g* L信息撰写人员只要坚持强化质量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超前意识,集中精力唱好地方戏、打好优势仗,少些大路货、多些土特产,努力争取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快、人快我新、人新我深,本单位的政务信息工作一定会开创出新的局面来。7 l+ g* |* K: l4 I
3 w7 j: a4 j* s' _* s0 T
在座的都是我的教师,讲的不好,如有不妥之处,敬请大家提出批评指正。; S& W+ ^, B1 v- ], |+ S
2 T: V) a! p( ^( @, I- q o/ `( h' e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