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些被破格提拔的年轻干部很受关注。有的“真金不怕火炼”,经得起各种围观和审视。而有的却“麒麟皮下露出马脚”,被打回了“原形”,甚至出现从副县长直接降为办事员的戏剧性结果。这一幕幕发人深思。
+ m, x& N! H2 ^$ b& ?( c( R8 y8 o. i+ o8 Z0 D- O
打铁还需自身硬。在选人用人上,对特别优秀的干部,应敢于破格,大胆使用。但是,不能以破格为名,行一己之私,干出违反制度和程序的事情。+ i8 [1 ~) m0 B* f1 a; `8 z
( J0 c7 d2 `: ?# h# W
比如,有人一边工作一边全日制读研,工作10个月就被提拔为副科级干部;有的从办事员到镇团委副书记只用了4个月,6年3次“破格晋升”。这样的“硬伤”显然难以服众。同样是面对舆论质疑,1989年出生、从清华大学毕业半年后被提拔为副处级干部的焦三牛,既无背景,又不走后门,全凭过硬能力立足,经过各方面不断求证和调查,最终肯定了他的才识业绩和当地选拔人才的做法。
% C( `4 H* e3 m6 E! ?4 M( i: e
: @* W+ p$ A, w' E; ~" e 其实,对于年轻干部,公众质疑的并不是年龄,而是选人用人过程是否做到了公平、公正、公开,被提拔者本人到底是不是凭真本事上来的。战争年代,20多岁的师长、军长、军团长数不胜数,为什么没有人对他们说三道四呢?关键在于,他们靠的是赫赫战功在战火中脱颖而出,用这样的干部自然上级放心、下级拥护。
, a' b$ z+ P5 w2 e7 N- v, H4 r- L) l) G: z# i7 o: g
这里边,存在一个选人用人的“辩证法”。破格,重资历但不惟资历,看文凭但不惟文凭,体现了公开公平、选贤任能的原则。出格,则是打着政策的旗号,把走程序当走过场,把守规矩当“耳旁风”,任人唯亲,以权谋私,是一种危害甚烈的不正之风。, F1 V5 K3 l6 a3 o: e9 N* l' R
: h$ V. W& D" h# G 破格是爱,出格是害。“萝卜招聘”、“火箭提拔”等现象不时出现,不仅损害了干部政策的严肃性和公正性,而且对被提拔者也未必有益。俗话说,偷来的巧是致命的拙。那些抄近道者也许能获得一时之利,但从长远看,因为拼关系,不免心浮气躁、脱离群众;因为缺历练,导致能力有限、威信难树。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不经过社会的打磨、实践的锻炼,难以成才立业、干事创业。- q; Q# Q7 q% B6 F9 [. o* q
% j% S Q" w, F 从另一个方面反思,破格是同台竞技、优者胜出,而出格往往搞暗箱操作,有背景者吃香。这说明,每个干部的成长成才和逐梦之路,都离不开公平阳光的照耀。有权利公平,梦想才会起飞;有机会公平,奋斗才有动力;有规则公平,奇迹才能持续。否则,金子也很难闪光,千里马也只能泯然于众。
- W( F7 m3 `% q3 ~2 o4 n$ C9 {. o7 j: G- `( `, y
该不该破格,制度自有规定,群众自有公论;是不是出格,制度自有准则,群众洞若观火。不断完善信息公开、强化监督等方面的制度,让干部的选拔任用在阳光下运行,才能消除群众对破格的质疑,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才能使年轻干部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辛士红 d" S8 {. a$ k# a
7 C7 A; u5 X; @/ D, J)% g+ A& c V A* u! C/ E n
+ u& w, u" l) M- U3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