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已是信息化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信息。比如:我们读书看报,与家人、朋友、同事沟通联系,上互联网、公安网浏览资讯等等,都是获取我们先前所不知道信息的来源。在公安机关,公安信息是领导决策的基础和依据,是指挥机关指挥的基本要素。随着公安金盾工程的全面铺开,公安内网信息写作也逐渐衍生成为一种新的写作文体。采写上报信息是我们每个民警特别是有一定文化功底的青年民警的责任和必备的业务素质。今天我们主要谈谈公安内网信息稿写作,主要分为六个方面:一、总站公安内网信息概况;二、总站公安内网信息存在的主要问题;三、公安内网信息的主要特点;四、公安内网信息的分类;五、公安内网信息的一般结构;六、写好公安内网信息的肤浅看法。
8 ~- t" J* L$ _8 A: M& ^. L. `& Z
一、总站公安内网信息概况5 U( F7 m* D7 t# o0 }# j' |, X
% W; y+ H" S% o5 e6 ~
2003年12月,总站开通公安内网信息发布平台,2007年、2010年先后两次进行了改版。目前日均上传信息量20条左右。总站开通公安内网,及时发布了工作信息,为部局、总站领导决策指挥、了解下情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也在警内广泛宣传了边检工作,同时,也更加方便了全体民警工人及时掌握单位内部信息。目前,总站公安内网分层级上传信息,各部门、各业务队都有权限上传本单位工作动态信息,分别由总站、站政治部门最终审核发布。总站政治处择其中优秀信息上传部局公安内网。$ p4 K: n9 Z6 `! Z+ g
4 `( @+ S" T7 R1 O
二、总站公安内网信息存在的主要问题
2 [1 j. T/ |1 i- h# S7 L$ V1 r& k; f) U& v B3 {
一是抄袭、借用。在浏览信息时,我们有时会发现有些文章似曾相识,特别眼熟,再仔细搜索,这篇文章与先前看到某篇文章如出一辙,除了导语和具体时间略有不同外,其余的连标点符号都一模一样。有的信息写的慌,传的急,事后也不再看一下,连日期、地点都忘了删掉,前后抵触。应付了解的心态扑面而来。
: R- e6 v1 v4 Q9 r# v \# {
# ]6 O- I. ]! k' R. I
* s: }8 V/ p; p. V# Q3 C# x三、公安内网信息的主要特点
5 k0 {) S$ D0 @& z) p Y' s3 d0 \5 S7 ?' Q( K
公安内网信息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点:% s( e& B& _. T* k6 H
7 S0 r7 }: K0 O(一)真实性。事实是信息的生命,是有效信息存在的基础。信息内容必须完全真实,每个细节都不能编造。信息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客观事物是第一性的,而采写的信息则是第二性的。先有事实,后有信息,两者关系不能颠倒。采写的信息要力求准确无误,不能瞎想乱造。) a" @- Y/ V' t" M1 ?8 a% i
: s$ a. Y8 q% L7 F; ? u. H(二)新鲜性。信息采写要讲究“新”。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在边检工作中,出现的新事物、新经验,新问题,新创造,这些都是采写信息内容。另一方面,虽然不是新事,但是上级领导和民警工人十分关注的问题。虽然是队伍建设中常见性的工作,旧事物,老问题,老典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发展、新变化、新突破等,也应当是信息采写的内容。比如,现在亚运安保工作日渐进入临战状态,提高边检服务水平工作也面临继续深化突破阶段,我们很多工作思路、措施、做法,以前虽然都有所反映,但在现在的形势下,已有新的发展、变化、必将成为下一阶段业务工作信息写作的重要内容。
0 M4 B0 v5 I5 l; I9 @
* {3 i1 i' }8 I! N7 Z* y(三)思想性。一篇信息稿的好坏,它的意义大小,除了决定于其真实性,还要表现在它的思想性是否正确,是否反映和宣传正确的导向。比如,我们在工作生活中,不可避免地听见看到一些对边检工作的奇谈怪论等,这些都不符合队伍健康思想主流,不应该成为我们信息写作的内容。
/ ?+ N* P* i& U1 o' O, B
2 o, N6 J7 @& ?7 ?0 r1 p, v(四)时效性。信息采写报道新近发生的新鲜事实,有极强的时效性。“今天的信息是金子,昨天的信息是银子,前天的信息是垃圾。”要做到收集快,写稿快,上传快。在总站内网上常发现用“最近”、“目前”、“近日来”一些含糊的时间表述。有的信息不写时间,看不出事情是什么时候发生的,这是应该改进的。当然强调时效性,也不能只将工夫要下在“快”字上,而忽略了文稿质量。有时候,我们对于一些程序性的信息,俗话说,就是一些会议、检查工作等,可以事先准备好初稿,等临上传信息前作适当丰富、调整、修改。0 Y1 \8 @& S, ]. s' C* ?
/ U4 e6 W/ m9 p8 H' H3 y! D(五)典型性。信息报道的真人真事要有典型意义。这里说的典型,要树立恰当的参照系。如果说我们的典型局限于要能够在全国边检系统推广学习的话,我们可以采写的典型信息就太少了。一年有个一两条都不错了。我以为,只要是在总站、本单位内比较,挑选出最先进,最突出,最有代表性的人和事就可以采写。比如,目前网上报道的爱岗敬业、勤勉工作、助人为乐、创新举措等典型先进人物的信息都比较好,具有较强的典型意义。
9 ?' v/ z9 W: I1 J; X' P4 `4 ~' O% j, ?9 J
四、公安内网信息的分类' k2 N) P- F; G, Z' n# ^
3 ^: p* C0 W2 }% c. B
就目前公安内网信息看,按信息报道内容上分,可分为政治工作、业务工作、后勤科技保障、队伍管理、行政执法、外联宣传等等。按信息报道对象上分,可分为事件信息、会议信息和人物信息等。按照一般比较通行的写作方法,可将信息分为动态信息、综合信息、典型报道。
. I9 K; {1 b/ z+ L# ?/ f" o
# c4 g( g& P; M% \& k, E) C4 L所谓动态信息是指将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具体事实迅速及时地报道。动态信息在各类信息中比重最大,我们见到也最多。会议信息一般也属于动态信息。5 T; H ]' J$ x2 K4 c) b$ Y5 A
: u5 O, q4 i8 `6 V综合信息实际上就是若干动态信息的综合报道。动态信息大多数是一地一事的报道。综合信息是综合这些一地一事的报道变成一地多事的报道。比如,我们有一项工作,各个站都在进行,各有特点,我们把这些信息汇集到一起,就形成了总站某项工作情况的综合信息。
4 ~, D$ {' A; y5 d8 y( L |# I4 ]) c( v
典型报道是指在工作中取得新鲜经验的报道。这类信息报道要求掌握情况全面,并能总结出指导工作的经验。在写作上往往是先介绍基本情况,交代具体做法,总结推广经验。目前在我们总站的内网信息上不多见。. H& U: P9 \, C0 A
& y3 D \1 J; C1 e五、公安内网信息的一般结构
9 o% p7 `( S# h9 m0 C4 G# s% ]) A* ^3 z+ w1 @) C: C
信息稿的结构就是信息的材料安排和谋篇部局,一般分三部分:导语、主体(背景)材料、结尾。
5 g" m) P! f5 r# U1 y6 i: C& y/ R6 Z9 z, x4 m2 Q c
(一)导语5 E- i! K0 J2 O) k) _- o, B
2 }; J: i! P9 u) h4 i( t
信息稿的开头部分就叫导语。它可以单独成段,也可以不单独成段。导语要求用简短生动的文字,把信息的主题思想,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简明扼要地表达出来。它的作用是对信息稿的内容提纲挈领的说明,便于读者迅速了解信息的中心内容,引起读者的注意。
& N6 R6 n2 o+ {/ B2 h0 l$ T
1 L( ~- _, S& l% R6 p4 v5 ^导语常用三种写法:
$ [+ G. d6 b$ T2 O
; c! j; r# K9 \ t' h# y1、叙述式。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是把信息主要的事实扼要地写在信息稿的开头,语言很概括,主要是交代何时何人何事。8 j) N) d9 y: I
* i p" R7 U# ]' x* m
2、结论式。这种导语也可称为评论式,是先就某一事实发表评论,然后再讲这件事的经过和意义。
9 R v7 r- G* C$ I. @* w, d: b
" T+ F; P5 }) v1 @" [3、描写式。这是通过事情的某一方面加以描写开头的。这种描写很朴素,不要用文学作品中的描写手法。在写动态信息时,往往用这种方式来对事物所处的特定时间和特定环境作简要的描述,而后再引出报道的内容。(有时这种导语用一句俗语,或对仗的语句来开头,也可称为引用式导语。)
% U ~6 \2 r8 w; P3 C7 g$ M' B' D3 V* u. w" {. J4 s
导语写法,一般要符合以下要求:一是要突出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二是要突出实质性的内容;三是要简单明了,开门见山;四是要力求生动有趣。
- g8 V; U5 l) B3 t+ Z" g1 j
+ T/ j# j* M' T4 b# [8 T( `& w(二)主体
- R) C6 L9 n E1 k% Y. Z: ^ p
) U O, w; @' E! F主体是信息稿的主要部分。主体是对信息报道内容作具体的叙述和进一步的说明。这一部分要用充分的事实来表现信息的主题。主体部分的叙述,通常采用两种方法:一是按着时间的顺序写出事件的发展;二是依据事物的逻辑关系来组织主体部分的层次,大多数信息都采用这种方法。$ x. J' A+ L6 t y1 q: I! x6 h
2 k; R. x* t0 z& v7 L, e
写好信息的主体,在材料运用上应把握以下几个环节:1 B! h. w8 G' @9 Z$ o6 \, m5 {
" ?* M1 j2 U% s8 ]$ I1 y- ?/ u) f
一是概括出观点。你要说明的主题,约等于议论文中的论点(当然,这种说法不太准确),是对掌握的材料进行必要的选取,提炼出来的概括性观点。有的信息用平行交叉的多个小观点作为分段小标题。$ u9 J) L( L8 X" _! w
2 O3 H0 _$ g' I# t5 l' L& i
二是用好概括性的材料。从收集的材料中提炼出概括性的观点之后,要用有效的材料来说明和依托。首先要用好概括性的材料,也就是约等于议论文中的分论点。所谓概括性的材料,就是某件事物或者某一个单位所做一件事情的整体情况,概括性的数据等。比如,我们写一篇信息,说明边检工作发展进步,可能就会涉及到队伍建设、业务建设、后勤科技保障等等很多方面。其中,队伍管理这一项就是概括性的材料。3 R( R, a2 d( p- y# Y
3 o, s) Y+ n' d' a
三是用好典型材料。一篇好的信息稿件,有了好的观点,有充分概括性材料依托,还要有一定的典型材料补充,就是从具体材料中找出具有典型意义的、反映本质个体材料放在概括材料之后作为补充和说明,约等于议论文中的论据。比如,队伍建设中,可以说到,我们获得了集体一等功,全国文明单位等。
9 j& Z$ E7 B$ ?) N7 G/ P6 i
9 O. Z6 k. X1 `" A8 G6 F% U四是用好背景材料。背景材料,一般篇辐较短的信息较少用到。运用背景材料的目的,是使读者对信息事件或人物有更深更广的认识。背景材料的运用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对比性材料。对事物的前后、正反的比照以突出报道事件的重要意义。比如,我们说总站提服四年来的发展变化,可以运用到很多的数据、图片对比,就很可以说明问题。二是说明性材料。本文由老秘网推荐,介绍事件背景、演变过程等,以说明事物出现的原因、条件环境。比如,我们说美兰站后移验证台,给出入境旅客留出更宽敞的侯检空间这个信息,可以略笔带过改造前侯检厅是个什么样子,旅客有什么感受。总的说来,背景材料不能滥用,只应交代同信息所写事物直接有关系联的材料,要简明扼要不宜过长。$ E- H* N! A. V, n- O! [4 u/ \
' C' ^" S" M. v4 i( z- b1 a( h6 v篇辐较长的内网信息,主体部分通常一般出现两个问题。一是主次不分,二是逻辑性不强。主次不分,就是重点着墨和略笔带过的材料等同使用,搞“大杂烩”,让读者分不清孰轻孰重。主次分开,才突出重点,主次不分,就等于没有重点。逻辑性不强,就是段落与段落之间,以及段内各平行层次之间,内容表述混乱,表现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此外,还有把一件单独的事情割裂开来,第一层点到一点,第二层还点,第三层还有这么点意识,让人读起来主题不明确,虽然说起来,有一是什么,二是什么,三是什么,但通篇看来结构很散。# j. k& b# p- }- w4 k! X
7 l/ b9 w1 |6 R' M(三)结尾
* ~- V- ~3 E6 i7 V( s2 }9 S$ f# D: M) }8 b2 _7 ?
结尾是信息的最后一段或最后一句话,用以总结全文,加深读者的感受。结尾部分通常用次要材料构成。通常的方式有三种:0 v" Q& x& v0 g' z
) j8 i/ l( T- H+ O0 {
一是指事物进一步发展的趋势。比如,XX台风对我省的影响仍在继续,我队将继续按照美兰站防台风工作部署做好相关措施。% `" N! ?+ f4 F! D" m# b: _
& K8 M$ `, |4 k Y
二是对报道内容作概括性的小结。比如,本次队内民主生活会,进一步化解了民警心中的疑虑,凝聚了警心,提高了思想认识,必将有力地推进我队各项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 z9 R" t' L0 B$ |& }1 a, Z, ^$ c' D, y9 q2 N6 a
三是把次要的不重要的材料放在最后。比如,会议还就XX工作作了安排。/ ^' H! y6 f* U. D6 M' }. D! x$ Y
! b- \' A: o4 i2 ~: C信息的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由主题决定的。主题决定材料的选择,也就决定材料的安排,在具体采写信息稿时,不要照这些框框去套,完全可以另辟蹊径。+ n4 L/ B [$ V8 [/ [
% n6 r2 y( \- E. e0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