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师、晚清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总结了学习与读书的三种境界。他用宋词里的经典名句,把读书比喻成苦苦追求的恋人:“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三境也。这三种境界,形象而生动地道出了一条读书求知的规律。我等后生晚辈,斗胆仿照先贤,依据当今时代的特点与学风,总结一下读书的三种境界。& o7 |' I- L/ K7 E' q& p+ L
; u g5 }! z) V \; r7 R 第三重境界:读以致用,以用促读。读书、学习的终极目的是应用,是切实解决现实问题,而非死读书。现实中,总有一些人讲起道理滔滔不绝,做起实事一塌糊涂,“纸上谈兵”、“百无一用是书生”就是人们对他们的讽刺与嘲笑。因此,一个人水平高不高,不是单纯地看他读的书多不多,更主要是看他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不强。而“以用促读”,则是解决长期以来围绕读书到底是“有所为”还是“无所为”的问题。很多人推崇“无所为”,提倡读书养性,增长德识,不希望给人太功利的印象,认为这才是最高境界。我以为这固然有一定道理,但在如今的时代背景下,却显得格局狭小了些。书是小人生,人生是大书。当今时代,从国际来看,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从国内来看,社会急剧转型,改革之路走到关键时刻,到底怎么认清形势,怎么迎接挑战?这就需要读书人“有所为”。在读书中求知致用,完善自我,在“读”与“用”的磨砺中培养出一种穿透力,并以这种穿透力去把握社会发展的时代坐标和世界发展的历史潮流。既肯于脚踏实地,又敢于仰望星空,有责任,有担当。唯有这样的读书,才是读书的真谛,才是读书的最高境界。作者:陈姝4 n+ g$ [1 X* r# h6 f3 n(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