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问题:( y/ `2 u$ r4 z3 ^
& }7 g: I. k! j/ x& F, Y. G公文阿拉伯数字序号后用下脚点的依据是什么?
" k6 D# ~( F+ ?7 e! _
8 m" O& Y2 S8 y5 `老秘观点:
^/ {% g$ j' P6 ~$ R
: z- g. Z/ n4 s# C3 [- Q《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国务院国发〔2000〕23号)规定,公文序号为:第一个层次是汉字数字加顿号,例如“一、”;第二个层次是括号中包含汉字数字,例如“(一)”;第三个层次是阿拉伯数字加下脚点,例如“1.” 。据此,写成“1、” “2、”“3、” 等是错误的。这是常见的误用情况,应注意改正。* ~: a& y( r b& M) x( ~8 ^) U
/ @. q$ k4 T- m I* J, a0 w2 T
另外,《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GB/T 9704—1999)规定,公文发文字号中的年份要写在六角括号内,例如“京语办发〔2008〕12号”。但是常看到有的文件把六角括号写成方括号,例如写成“京语办发[2008]12号”,这种情况也应当予以纠正。, m+ O6 D. V# A( U0 d4 |7 [
" ^. k$ @* C" W( M% C( P
公文文末成文时间书写不规范,也是一种常见的差错。《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国务院国发〔2000〕23号)规定,公文文末的成文时间要用汉字数字来书写。例如“2008年12月28日”应当写成“二〇〇八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应当注意,其中的汉字数字“〇”不要写成阿拉伯数字“0”。有的公文把“二〇〇八”写成“二零零八”,也是不对的。“二〇〇八”是一串没有数位的数字,要用“〇”,不宜用“零”。“零”用于出现数位的一串汉字数字中,例如“三千一百零六”中,出现了数位“千”“百”,因此应当用“零” 。8 z) |' R' l9 N
* D0 I$ X3 \# q! x0 J- I: g$ x
|